top
请输入关键字
这张大专录取通知书,含金量200%!她专程带回杭州!
2025.09.03
0

“我本科没考上上的是专科,是二段线”

眼前,已经22岁的女孩小微笑得比谁都开心“我觉得很不容易啦!”

图片

22岁的小微,个头小小的比妈妈兰莉芽矮出一截,前几天,她和妈妈特地回到已有8年没来的地方——浙大儿院肾脏内科病区,带着大学录取通知书看望跟家人一样亲密的医生、护士。

住院6年,换肾已经8年这里的病房小微太熟悉了。

“是回家的感觉!”

8岁患尿毒症,大病几乎压垮这个农村家庭

小微是丽水遂昌人,父母都是农民。8岁那年,她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尿毒症。

这之后,年幼的小女孩一度辍学,靠药物和频繁地腹膜透析维持生命。

大半个童年时光,小微几乎是住在了医院病房里。

起初,每次小微发生腹膜感染,妈妈就要带着她走出村里的泥路,坐车5个多小时赶到杭州治疗。举债、就医……大病很快拖住了这个本就不宽裕的农村家庭。

图片

对一个孩子来说,那份对疾病、死亡的恐惧感,不由分说地笼罩下来,令人窒息。她不忍心看到爸妈的日夜操劳。有一次腹膜感染,小微对爸爸说,“家里钱不够,这次以后就不看了。”

图片

后来,医护们一次次专业的分析、果断的处理、精湛的诊疗,让小微渐渐消除了恐惧,并且从心理上对自己的未来有了认知和勇气。

心思细腻的小女孩默默记下了许多在她看来,特别重要的事情:

一次上厕所,她肚子疼得嚎啕大哭,护士长李婷霞跑过来处理,还帮她冲了马桶。

又一次感染时,护士蒋美丹看望她,递给她一张2000元的发票说:“这是帮你交的住院费。”

一次手术前,傅海东主任推着她去做检查,主任弯腰帮她脱鞋子……

图片

换肾之后——“花两倍的努力读书”

“人生路上本就有许多坎坷、挫折,无论什么样,都要去挑战和接纳。”这是母亲兰莉芽常对女儿小微说的话。

挑战和接纳,也落在大人身上。

那些年,小微身上植入着一根透析管,常年不能脱身,每天隔两三个小时就要更换药物。偶有感染,兰莉芽就得往杭州的医院跑,一住就是一个月甚至更久。

图片

为了给女儿看病,十多年里,她和爱人一边努力赚钱,一边向亲朋好友借钱,加上医院、社会的帮助,前后花去近一百万元。很多时候她开不了口,但想想女儿,只能硬着头皮去借。

兰莉芽一度想捐肾救女,但没有配对成功。

2017年8月,小微终于等到了合适的肾源。移植手术后,小微终于“重生”。她回到了学校,从六年级开始,重拾课本。

图片

▲小微移植后,医生护士前去探望

学业落下多年,小微必须花两倍的努力,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

“因为在本该读书的阶段,我经历了和别人不一样的事情,所以很多东西都弥足珍贵。”小微说,“以前做什么事都是心有余力不足,现在我终于吃得消去读书,吃得消去外面玩了。”

图片

心怀感恩,与素未谋面的小天使拥抱美好

疾病让她在小小年纪就直面了生命的脆弱和动荡,是父母和医护人员的坚持、执着,帮助她在身体和心理的双重考验下艰难成长。更是年仅两岁的“小天使”给了她重生的希望。

自移植那一刻起,这份珍贵的生命礼物便融入了小微的血脉,她时常在心底与这个素未谋面的小天使对话,一点一滴体会着捐献者及其家庭无私的爱与善意。

在2019全国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暨宣传普及活动上,小微满怀感恩,向大家动情地说:“自移植后的一年里,我们一起去了首都,参加了浙江少儿频道的小主持人大赛......我越来越健康、自信、温暖,这许许多多的改变,都是和小天使一起努力拥抱世间的美好!”

心怀感恩,心存希望。对小微而言,生命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移植8年后,带着录取通知书重回病房

转眼又是8年过去。本该大学毕业的年龄,小微才刚刚参加完高考。最近,她收到了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选择了会计专业。小微开心不已,自己拍了短视频,还想着回到浙大儿院肾脏内科病房,给“家人们”一点惊喜。

图片

从遂昌到杭州的一路上,她带着家里做的千层糕,是大遂昌的味道。

快到医院时,她竟然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情绪。

她提到自己的偶像,肾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王晶晶。小微刚来医院的时候,王晶晶是名普通医生,也是她的管床医生。两年前,小微在朋友圈看到王晶晶通过博士论文答辩会,“她在台上闪闪发光的样子特别吸引我,非常非常羡慕,一个女性就应该要这样子啊。”

“晶晶姐用了七年时间修到了博士,她说人生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是荆棘与鲜花同在。她在病房日常工作的时候,还在忙着临床研究,熬夜加班,用空闲时间燃烧自己的‘CPU’。努力和坚持真的会让一个人发光。”小微说,她看到了时间让人成长的力量,“偶像真的很耀眼,但我的人生也才刚刚开始。”

图片

肾脏内科病区里,熟人见面,小微跑跳着,跟科室医生、护士们一一拥抱,大家都很开心。她还在病房看到了一个跟她当初年龄相仿的病患,是个五六岁的小女孩,默默看着动画片,一旁的年轻妈妈脸上尽是哀伤。小微鼓励了那位妈妈和孩子。

小微向家人们大方地说着自己想象中的未来,“毕业以后,要成为自己理想中的人,经济独立、精神独立。我不大想留在老家,可能会留在一个大城市闯荡,有喜欢的工作和生活,偶尔能开车回家看看父母,和他们说说话,每个月给他们寄点钱……”

妈妈兰莉芽远远站在一旁,眼含笑意。她以前从没设想过女儿的未来,以为能活下去就很好,顶多找点不费力的活挣点钱。

图片

有护士感慨小微和小时候一样开朗、活泼,可惜生病那些年错过了长个头。小微大大咧咧一笑,“身高?我现在早就不在乎了。”

“因为我现在真的可以说那句话:轻舟已过万重山。”

医学治愈了疾病,医者治愈了人心。加油,小微!

(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杭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