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实录|当我轻抚你的手
2025.02.12
0

 2025年春节前夕,我们像往年一般,在年终岁尾开展红十字“博爱送万家”关爱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者家属活动。今年的活动,我们在往年的基础之上新增了“转信”环节,希望通过书信这一传统方式,让捐献者家属用一封封信件寄托对亲属的思念,也让移植受者能够表达在听到来自“陌生亲人”的来信后,对捐献者家属的感激之情。我们每一名协调员及人体器官捐献的参与者将他们的思念、感谢与深深的爱传递给对方,让每年的“博爱送万家”更透着涓涓暖流,也让捐献者家属感受到来自红十字会真诚的爱与挂念。

 2025年1月13日,我与陕西省红十字眼库、安康市石泉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一同走进了两户角膜捐献家庭。第一户是一位身体残疾的大哥,他的母亲逝世后捐献了角膜。对于我们的到来,他感到十分意外和感动。没想到我们竟在母亲离开数月后的冬日,从西安驱车四小时到家中看望他。在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的何洁主任和陕西省红十字眼库的银勇主任的关切问候下,大哥谈起了母亲的捐献,眼中虽有思念,但语气无比笃定地说:“捐献是个好事。”在提及希望为移植受者写封信的请求后,他欣然答应,何主任帮大哥按着信件,大哥用尽全身力气以娟秀的笔迹书写着对母亲的思念与对移植受者新生的期许。银勇主任轻拍他的肩膀说:“好好照顾好自己和家人,我们还回来看你的!”

 第二户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他的妻子也是角膜捐献者。谈及妻子的捐献,老人表示:“孩子们都工作学习,我平时在家就看看电视,捐献挺好的,起码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获得新生……”银勇主任告诉我,上次来石泉工作也来看过老人,只要有机会就会来看望家属和他们说说话,让他们感受到来自捐献工作者的关爱。在离开前,很久没有书写的老人拿起了笔,先是在药品说明书写下一字一句的思念与期望,他看我们迷惑的眼神笑着说道:“好久不写字了,怕写错了,先打个草稿,这封信意义非凡,我要好好写……”在场的我们都红了眼眶,那份珍重让我们深受的感动。

 在所有捐献者家属的书信环节,最让我难忘的是与陕西省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一同入户慰问的捐献者妻子。她专门挑选了孩子不在家的时间让我们去,希望孩子们不会因为父亲的离开而影响过年的气氛。姐姐看着我们笑着说:“我不希望孩子觉得爸爸离开了,家里过年就不一样,我想让他们觉得一切都照旧,会像爸爸在的时候一样……”在回忆丈夫突然患病离开的时候,坚强的姐姐忍不住留下了泪水。当我们提及写信的建议时,她有些激动,当即准备下笔。在书写过程中,她凝视了很久,似乎有太多的话不知从何说起。最终,她成功地写下了一封饱含深情的信件。在写信过程中,我遇到了姐姐的小儿子,我鼓励着阳光帅气的少年,期待他早日当上学校足球队的队长,我也期待能早日看他在球场意气风发的样子。孩子眼中闪着光说:“谢谢阿姨,您是妈妈的朋友吗?”我顿了顿说:“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的爸爸是位非常了不起的人,他帮助了很多人,快过年了我们来看看你……”同为人母的我眼泪淌了下来。

 收集到来自角膜、器官捐献者家属的信件后,我们来到陕西省人民医院器官获取组织,向移植受者传递这些来自特殊“家人”的信件。在诵读信件的过程中,无论是移植医生、器官获取组织负责人,还是红十字志愿者、协调员,都被这些信件深深打动。特别是当我和王媛老师将那位丈夫离去的妻子写的信念给一位受者阿姨听时,我们三人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轻声安慰受者阿姨,鼓励她好好生活,这也是捐献者家属和我们器官捐献工作人员最大的心愿。

 那一天走出省人民医院,冬日里的阳光照耀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我们步履坚定而有力。我们在人道关爱中,不止是节日里的物品慰问与关心,更致力于通过多种方式让捐献者家属宣泄思念之情,并与未知的“亲人”建立联系。在他们无助时,一遍遍抚摸他们的双手,鼓励捐献者家属和移植受者都能带着捐献者的爱,勇敢地过好人生漫漫长路。我们红十字协调员和器官捐献工作者会永远在他们身边,陪伴着他们去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编审:侯峰忠;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陕西省人体器官捐献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