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请输入关键字
乘务长,您航班上有人体器官运输!
2025.05.09
0

什么样的飞行日志,能让无数网友红了眼眶。近日,一位空姐在小红书分享的经历引发无数网友泪目,一场看似平常的飞行,因一个橙色转运箱的出现变成了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

人们总说“民航人见惯离别”,但面对器官运输任务时,民航工作人员依然会为那些素未谋面却生死相连的故事动容。那位捐献者或许永远不知道自己的名字被谁铭记,但TA用最后的温度,让另一个生命重新跳动。

以下内容来自机组成员红书账号的日志转载:

图片

写写这两天飞的一趟航班吧,印象还挺深刻的。

早出港航班,其他旅客很早就值完机了,临上客前我发现突然新增一个白金卡。上客上得很快,一会儿地面就过来告知我说,其他旅客人齐,但是新增一例人体器官运输,但是人还没有到机场,要等。

我问了下座位号,发现就是那个新增的白金卡。于是先进驾驶舱告诉机长这一情况,出了驾驶舱看了下时间,推算一下有晚关舱可能,如果晚关舱,我又该如何广播,如何告知机上旅客延迟关门的原因。

思考片刻后我给运控打了电话,提醒该航班会有晚关舱风险,我需要支持,请帮我着重关注该航班。运控回复我,已和总局报备过,也联系过地面会重点保障本次航班,要等旅客。得到运控的肯定答复我就放心多了,叮嘱3号接替我前舱门监控,我去登机口接旅客。

到登机口之后,两名地服说旅客已过安检,正往这边赶,但是登机口是属于最偏远的那种,赶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我算了下,9:00是我的关门时间节点,如果错过了,大不了就写个不正常备案吧。在8:58分转角处远远看到旅客步履匆匆的身影,旁边的工作人员拖着橙色的转运箱一路小跑。

我一把接过箱子,说:“跟我走!”带着旅客就往飞机上跑。

舱单在该旅客到达之前就和地服核对过了,就差这名旅客了。报告机长之后关门,还好,卡着时间节点,未影响飞机正点率。放置好转运箱,四周做好减震保护,确认无误之后找旅客签署了免责单。

未广播通知其他旅客,当时的想法是,避免引起旅客恐慌,且航班没有受到影响,正点起飞。因为有人体器官运输,所有环节一蹴而就,航空公司以及机场各部门乃至民航总局都给予最大的配合,包括航线都是直飞,一路绿灯畅通无阻。

器官运输就是一场时间与生命的赛跑,每一分一秒都显得弥足珍贵,每个人通力合作,做好接力,都想尽可能缩短在路上损耗的时间,让这颗来之不易珍贵的器官重新延续生命的奇迹。

飞机下降前,我思索了片刻,还是先和所有公务舱的旅客做好沟通,告诉他们落地之后先不要下机,在座位上等1分钟,我们会请人体器官携带的工作人员先行下机。旅客表示理解和支持。

落地后,我正常做了落地广播,随后,又加上一篇自己编的广播词。

“各位旅客,我们飞机上今天有一名特殊的旅客,说他特殊,是因为他的生命已经按下暂停键,而他做出人体器官捐献的决定,却给另一条生命带去了生的希望……

致敬生命,为即将迎来重生的患者,也为了素不相识却为他人新生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的无名英雄。谢谢大家!”

评论区的温暖共振:

原来,我们都曾接过生命的接力棒

这篇笔记发出后,评论区炸开了锅,原来许多人都曾在航班上遇见过这样的 "无声战役"。

图片

当生命开始倒计时,器官移植的“黄金时间”有多珍贵?

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器官移植的时效性堪称 "以分秒计数"。

器官移植的离体时间因器官类型和保存条件而异,以下是一些常见器官的离体时间:

图片

这些时间限制是基于器官在离体状态下的保存质量和功能保持。医生和医疗团队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时间框架,以确保移植手术的成功和器官的最佳效果。而这一切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正是器官捐献者无私的馈赠——他们以生命最后的慷慨,为素不相识的陌生人推开重生之门。

但无论哪种器官,从获取、运输到移植,每一环都像精密齿轮——机场的优先安检、空管的直飞航线、机组的精准操控、旅客的无声配合,甚至地面的救护车对接,都是这场 “生命接力” 的关键齿轮。这些环节严丝合缝地运转,不仅是对医学使命的践行,是民航工作人员对生命接力的全力以赴,更是对捐献者善意的郑重回应,让他们 “以生命延续生命” 的心愿不落空。

下次坐飞机时,如果遇到航班提前起飞、滑行速度加快,或是有人抱着特殊箱子被优先护送,或许就是某颗心脏在奔赴重生的路上。我们可能永远不知道那位捐献者的故事,但每一次舱门提前关闭的警报、每一句“请为生命让行”的广播、每一双主动让座的手,都在证明: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它点燃了多少个明天。

当某天生命不得不谢幕时,我们仍能以另一种方式,继续飞行。

(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华山医院O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