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晨,终于没有夏的暑气燥热,有了秋的天朗气清。
每年的此刻, 我都忐忑地写下这个题目,如弘一法师那句:悲欣交集。几年前,我不敢想象我还有十年。甚至想,十岁,十年,大约会是一个很宏大的叙事 。

然而,真的走到今天,我似乎多了几分平静和笃定:我似乎已经解锁了我这副破烂皮囊的说明书。余生,我确信我明白如何渡过,如何走。
生命,是我们向宇宙暂借的星辰。痛,扛过去了,就是痛快。珍惜低谷,它让我看到很多真相。时间能渡的,都是愿意自渡的人。罗翔说:“请你务必,一而再、再而三、三而不竭、千万次,毫不犹豫地救自己于这世间水火。”
我是自己人生的作者,却把自己的剧本写得痛不堪言。有时候以为已经是低谷了,怎么走都是向上,时常又会在不同的地方一跌再跌,但怕什么?慢慢走下去。走到山顶,走到天晴,走到灯火通明。
上个月的年度身体复查,结果让我特别满意,算是给自己交上了一份满意的健康答卷。我兴奋地跟杭州树兰医院庄莉主任团队致谢,也专程拜访了北京清华大学附属长庚医院的陈虹主任和范铁艳主任,北京佑安医院的邵晨医生,上海仁济医院的陈小松主任。感念当年的救命之恩,让我又多拥有了十年的太阳!
这两年,我终于不用再“身未动心已远”,重新启程,走过了伦敦、爱丁堡、内蒙古、新疆、云南、福建、安徽、山西……世界与祖国,正一步步化作我脚下的路、眼中的风景,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远方。

回顾这十年,我似乎一直在路上,在寻求生的路上。我走得疼痛、走得寂寞、走得茫然。我学免疫学、营养学,研习茶道、古琴、中医,也学书法、绘画、插花,顺时生活,修习身体,似乎到处乱撞。终于,我渐渐在碰撞中体会到“炁”的存在。尤其,在跟随施老师修习的过程中,渐渐感知“神归身中,元炁自炼,念自清明”的神奇。我奢望并努力靠近上通下达,内外平衡,周身遍布,气血中和的状态。
施老师说,我们不一定今天就能做到,但通向“精微”的路可能就像呼吸一样,是伴随终生的事。但就像这个呼吸更深长了你立刻会觉得舒服一样,精微的修习,“精微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管子》中言:“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久久习之,这些精微会融化在你的身体上,慢慢成为比昨天“更有质地的身体”。常常积累,慢慢拥有“更有质感”的心,渐渐而活成“有质感的生活”。

我命在天,我命更在我!我要微笑地活着,要变成想象中的样子:微笑、松弛,身静心匪,有少年感的模样,拥有有质地的身体,有质感的心,过有质感的生活。期待我修养天真,形气神俱的十八岁!
当感恩的还有众多,言不及万一。感恩所有的相遇,感恩所有的经历,感恩所有的惠及,感恩所有给予的温暖与力量……祝我们余生都平安喜乐!
(编辑:陈祥诚;资料来源:移友网)